公积金本地离职后能否全部取出?
在本地离职后,很多职工都会关心一个问题:我能否将公积金账户内的全部余额取出?这确实是一个值得探讨的问题,因为公积金对于很多职工来说,既是一种福利,也是一笔不小的积蓄。
首先,我们需要明确的是,公积金的提取并不是随意的,而是需要满足一定的条件和规定。根据《住房公积金管理条例》的规定,职工在以下几种情况下可以提取公积金账户内的存储余额:
购买、建造、翻建、大修自住住房的;
离休、退休的;
完全丧失劳动能力,并与单位终止劳动关系的;
出境定居的;
偿还购房贷款本息的;
房租超出家庭工资收入的规定比例的。
对于离职职工来说,如果符合上述第3点,即完全丧失劳动能力并与单位终止劳动关系的,是可以提取公积金的。但这里需要注意的是,完全丧失劳动能力是一个较为严格的条件,需要职工提供相应的证明材料。
那么,对于大部分正常离职的职工来说,他们是否可以将公积金全部取出呢?这主要取决于离职后的就业情况。
如果离职后,职工仍然在当地工作,并且新的工作单位也为职工缴纳了公积金,那么原单位的公积金账户会进行封存处理,职工可以在新的单位继续缴纳公积金,并在满足相关条件时申请提取。
但如果离职后,职工没有在当地找到新的工作,或者新的工作单位没有为职工缴纳公积金,那么职工可以选择注销原单位的公积金账户,并申请提取公积金。在这种情况下,职工通常可以提取公积金账户内的全部余额。
需要注意的是,不同地区的公积金政策可能存在差异,具体的提取条件和流程也可能有所不同。因此,在离职后想要提取公积金的职工,最好先咨询当地的公积金管理中心或相关部门,了解具体的政策和流程。
总之,对于本地离职的职工来说,如果符合相关条件或选择注销公积金账户,是可以将公积金账户内的全部余额取出的。但具体的情况还需要根据当地的政策和规定来确定。